全球环境基金将支持中国政府开展中国能源革命促进项目,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2023-11-13 来源:

全球环境基金 (GEF-7) 将支持中国政府开展中国能源革命促进项目 (以下简称“本项目”),世界银行为国际执行机构。本项目将通过开展国家层面的政策研究和选定省份的省级层面试点活动,促进中国电力与供热领域的绿色低碳能源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本项目总体目标是通过支持国家层面的政策制定和省市层面的能源转型示范,提高电力领域和供热领域的可再生能源占比,推动中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本项目包括三部分活动内容:一是国家层面能源转型政策与管理框架,二是省级层面试点示范,三是能力建设与项目管理。

 

国家层面能源转型政策与管理框架:通过技术援助完善政策体系与管理框架,促进电力与供热领域的能源转型并解决主要问题,重点关注五个领域:(a) 完善政策体系,提高机构能力,以促进电力与供热领域的能源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b) 推进电力市场改革的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可再生能源高比例发展;(c) 通过改进跨省输电和储能部署、探索虚拟电厂等创新方案,促进可再生能源并网消纳;(d) 通过强化绿色电力电证书等激励政策,推广绿色能源消费,提高可再生能源在消费端的应用水平;(e) 完善法律法规框架,推动化石燃料生产消费为主的地区实现平稳过渡,缓解能源转型对经济、社会与环境的不利影响。

 

省级层面试点示范:支持省级层面在五个示范省(浙江、青海、陕西、安徽、海南)选定领域开展试点示范活动,落实国家级政策,消除制约能源转型的主要障碍。重点开展以下领域的活动:(a) 供热领域的脱碳行动;(b) 提高可再生能源并网消纳;(c) 推广绿色能源消费。

 

能力建设与项目管理:支持机构能力建设,促进能源转型,开展项目管理,包括培训、研讨和调研,以及对项目产出进行监测与评价。

 

2020年,中国宣布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双碳目标”。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面临巨大的挑战。

 

为实现“双碳目标”,中国必须大幅减少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尤其是电力和供热领域高度依赖燃煤,碳排放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一半。在电力领域,2022年煤炭发电量约占总发电量的60%;在供热领域,70%的供热能源来自煤炭,另外20%来自天然气,10%来自可再生能源和电力等其他能源。

 

21世纪以来,中国利用全球环境基金 (GEF) 资金,通过与世界银行合作,实施了一系列GEF项目,有效推动了能源减碳行动与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2021年,国家能源局申请全球环境基金赠款1743万美元,推动实施“中国能源革命促进项目”(即本项目),以加速推进电力和供热领域的绿色低碳转型,提高可再生能源高比例开发利用及并网消纳水平。

 

根据机构安排,国家能源局将成立国家级项目办,服务于整个项目准备期和实施期,主要负责整体项目的日常管理,协调跨部门和跨地区合作,与世行联络对接,并负责国家层面子项目的实施。项目办下设综合管理、财务管理、采购管理、环境与社会管理等团队。其中,环境与社会管理团队由环境与社会专业人员组成,在外部环境与社会专家的协助下,总体负责本项目环境与社会管理工作。

 

供热领域能源转型是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一个重要挑战。由于高度依赖煤炭作为能源,供热领域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占全国总量的10%。该行业总供热量的70%来自煤炭,20%来自天然气,10%来自可再生能源和电能等其他能源。推进供热领域的能源转型有助于实现碳中和经济承诺,提高供热领域的财务生存能力对于使用清洁能源替代煤炭供热至关重要,改善供热系统设计和运行模式对于提高需求侧能源效率至关重要。

 

本项目的实施会带来清洁低碳能源发展所产生的环境与社会效益。通过完善国家在碳达峰与碳中和方面的法律、政策、技术和市场机制,并在试点省电力领域中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降低煤炭份额,从而促进能源清洁低碳发展。可以取得的环境与社会效益包括大幅度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缓解全球气候变暖进程及由此产生的极端天气所引发的自然灾害;降低化石燃料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减轻环境污染;缓解因化石能源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和自然资源损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促进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有效增加就业,并减少碳排放造成的社会成本(即环境负外部性),包括但不限于对生产力、人类健康、生态系统的影响及频繁的极端气象事件所导致的财产损失。